根據紐伯瑞金牌獎童書改編的故事。看電影前,在網站上看了一堆電影的簡介都沒興趣,唯獨這部片吸引我的注意,內容也真沒讓人失望。電影給人的感覺是多面向的,不同年齡看應該會有不同的感受。這部片會讓人想到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卻經常被忽略的事情。有一天忽然正視這些枝微末節時,才會發現那些事的重要性。

  小說

  很久以前就看過紐伯瑞獎的小說,那時書商對此類小說的界定是 9-14 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小說的故事非常多元,對角色也都有深刻的描寫,跟一般童書不一樣。以前看的時候沒有太多感覺,現在回頭想,這些得獎作品的確非泛泛之輩。在電影院看完電影後,就決定找原著來看。雖然台灣有出中譯本,但想說看原文的感覺跟看譯本不一樣,決定直攻原文。

  原著對主角的世界描寫得較詳細。時間設在不知多久以後的未來,人們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社區」中,社區裡沒有鰥寡孤獨廢疾者,沒有貧窮飢餓不平等,每個人都吃飽穿暖有工作,按規定健康作息。社區規定非常嚴格,若有三次重大過失,就會被「解放」(賜死)。老人到了一定歲數也會被解放,不過解放前會為這批被解放者辦個盛大的生前告別式,審視並讚美他們的一生。社區也不容許雙胞胎的存在,一旦有同卵雙胞胎出生,體重較輕的會被解放;長不好、夜間哭鬧不休的嬰兒,也在解放之列。

  社區每年 12 月會舉辦慶典,慶典會為 1-12 歲的兒童舉行儀式,儀式包括:

  一歲:命名儀式,由養育員(Nurserer)帶著嬰兒上台接受命名,嬰兒也會在此時分配所屬家庭。
  七歲:得到前面有大扣子的夾克。前扣夾克是獨立的象徵。4-6 歲孩童的夾克都是從後面扣,所以孩童必須幫對方穿衣服,學習互助。
  八歲:得到小扣子有口袋的夾克,但不能再擁有 comfort object(給人心靈安慰的東西,通常是填充玩具),同時要開始做志工。
  九歲:得到一台腳踏車,不到九歲的女孩一定要綁頭髮。
  十歲:女孩剪掉辮子,男孩剪成露出耳朵的短髮。
  十一歲:女孩得到不同的內衣,男孩得到更長的長褲,長褲上有特製的口袋,可放上學要用的計算機。
  十二歲:得到工作。除了基礎教育外,開始上職訓課程。

  (小說沒有每個歲數都講,這裡也只列出部分)

  除了規定,社區中每個人也都受到監控,到處都有擴音器。犯錯馬上會被用擴音器糾正(雖然不會念出名字,但大家都知道是誰,所以被糾正的會很窘)。十二歲後,年齡就沒有太大意義,直到退休後去養老院待一陣子再被解放為止(在養老院時,會被伺候得很好)。成年人可以申請配偶和小孩,但不是每個人都申請得到,如果沒通過評估,就無法組織家庭。每個家庭最多只能有兩個小孩,而且一定是一男一女,不能有兩男或兩女。當人們年齡漸長,到了會對異性產生情慾的時期,就要注射藥劑控制,所以不會有「一時衝動」而搞出人命的行為。

  雖然每個人都被控制得很死,不過沒人想改變這種方式。社區居民對過去的事毫無記憶,也沒人想記起來,因為每個人都是按規定吃穿無憂地長大,沒人經歷過痛苦,沒人知道如何面對痛苦,更沒人想承受記憶帶來的痛苦,但社區的高層(長老)知道,歷史還是有保留的必要,以便後人避開錯誤,他們就找了個「容器」裝載歷史,這個容器就是記憶傳承人(The Receiver)。

  記憶傳承人在社區中擁有最高地位,也是最有智慧的人,所以這是個很光榮的職位,但被選上的人大概都寧願沒被選中。記憶傳承人必須獨自扛下無數代記憶的負荷和這些負荷帶來的寂寞和痛苦。社區中只有一位記憶傳承人,所以他無法向任何人談論記憶給他的感覺;長老們若遇難決之事,他會給予建議。他唯一可以抒發心情的時候,就是找到下一任記憶傳承人之時,這時,原來的傳承人就成了記憶傳授人(The Giver)。傳授人給出去的記憶是拿不回來的,如果傳承人死去,已傳承的記憶就會回到居民身上,直到找到下一個傳承人為止。如果傳承人遠離社區,到了「他方」(Elsewhere),他的記憶也會回到居民身上。

  小說前半部的劇情推動得較快,可以從敘述或對話中不斷得到新資訊;後面看起來沒有前面精采,可能是因為我先看過電影再看小說,有些劇情已經知道了,不過在記憶傳承的部分有點失望。主人翁喬納思問傳授人他最喜歡的記憶是什麼,答案是聖誕節家庭聚會(我原本期待這段記憶是比較特別的),這讓我想到千篇一律的聖誕電影。或許作者認為聖誕節家庭聚會是最容易讓兒童理解「愛」的場合,所以挑了它吧,畢竟這是童書,主人翁只是個 12 歲的小孩。站在傳授人的立場,應該是挑小孩可以理解的記憶去教導主角,但俺是成年人,所以對這段還是失望居多。

  故事的構想很棒,雖然內容比較黑暗,但有別於一般的圓滿結局,這樣的發展給人更多思考空間。書中描述的社區幾乎是達到理想國的境界了,人們永遠不用害怕找不到工作,沒有欺騙、嫉妒和爭鬥,每個人都被公平、公正地對待,並享有同等的生活條件。因為這世界沒顏色,也沒有人種區別,所以沒有種族歧視;由於沒有其他生物,所以人們不會想從其他生物的身上奪走什麼來滿足私慾。問題在於,這個理想國是由人為促成。社區的理念是消弭生命之間的差異性來達到和平,因為和平來自「一致」:當人們的各項條件達到一致時,就沒什麼好爭執的。他們消除了所有會引起不一致的元素,透過奪走情感、藥物控制、基因篩選、安樂死與鎖住記憶等方式,盡可能的同化所有人。這種一板一眼但保證沒有犯罪的世界真是人們想要的嗎?書中已有暗示。理想的大同世界,應該是人們發自內心去達成,而非用嚴格控制的方式達到,不過以人性來說,要自發性的達成幾乎是不可能。好壞是相伴的,常常要了這個就得放棄那個,沒有完美無缺或永遠對自己有利這種事。越理想的事情,背後要付出越大的代價。自由世界雖不完美,但起碼自己有選擇的權利。


電影

  電影劇情與小說大致符合,主要劇情都有納入,也有抓到小說的精神。為了戲劇效果,電影還是做出了許多改動,但改編的部分無傷大雅,像是把主角提升為 16 歲。拍電影最難控制的就是水、動物和小孩,提昇主角的年齡應該有考量這點,再者 12 歲小孩是否能演出電影要的情感層次也未可知,而且主角年齡較大,跟普通觀眾也較有共鳴。另外是電影多加了戀愛的部分,同時也更換了費歐娜與亞瑟的職業。小說有暗示喬納思對費歐娜有好感,但兩人沒有發展到電影裡的那種感情;電影更換配角的職業是為了呼應後半部的劇情。小說作者 Lois Lowry 受訪時對電影加上青少年戀愛的情節頗有微詞,她希望故事不要變成青少年愛情片,好在最後戀愛的部分只是插曲。有一個角色受到作者高度評價,就是梅莉史翠普演的首席長老(Chief Elder),她認為電影的首席長老演出了小說沒有的層次。

  小說中,首席長老在慶典上分發完工作後就沒戲了,電影幫這個角色加了不少戲份,這跟梅莉史翠普多少有點關係──請到這麼大牌的明星,總不能只讓人家客串;但這個角色加的戲都很好,不是只為了讓大明星露臉而隨便亂加。她在電影中跟記憶傳授人有對手戲。看電影時還在猜他們是不是離婚的夫妻...結果是自己想太多,不過他們的互動有幫各自飾演的角色加分。小說中的傳授人都在跟喬納思講話,比較感覺不出有積極的作為;電影則讓傳授人去挺身抵抗其他長老的決定,看起來比較強勢也讓劇情有張力。我覺得這部片的選角很不錯,每個人都恰如其分,雖然很多角色不是明星演的,但都會讓人留下印象。

  要說比較誇張的地方,就是最後一段喬納思帶嬰兒逃走的過程。照電影的敘述,我覺得他們不太可能活到邊界,至少嬰兒不可能,但他們滑雪橇衝破記憶封鎖線時蠻讓人感動的,所有失落的事物又重新回到人的身上,社區中的人們不自覺流下淚水。在其他故事裡,淚水是很普通的東西,但在這個故事中,淚水極其寶貴,因為流淚的那一刻,生命又再度完整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