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他第一任妻子珍‧懷德(Jane Wilde)的故事。整部電影根據懷德寫的《Travelling to Infinity: My Life with Stephen》改編而成。除了一些細節外,劇情忠於原著,電影也得到本尊的認可。

   十幾年前讀過霍金寫的《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那時候霍金在台灣不是很紅,和別人談起大都不知道這號人物(大概只有物理學界知道吧),不像這幾年他頻繁出現在科學探索頻道、新聞和戲劇中,知名度大增。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有略微帶到一點個人的事情,但他生活的全貌,我是從這部電影知曉。其實這類電影都導向同一結論:一個人無論在專業領域有多強,其他方面都和平常人沒兩樣。霍金有他的幽默感和堅持,珍則像所有妻子一樣,需要丈夫的關愛和尊重。一開始霍金病情還不嚴重時,兩人的日子堪稱幸福,但等病情加劇、小孩也多起來時,生活的壓力就明顯地壓在這一家子身上。霍金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不願請看護,完全仰賴太太的照顧,珍除了照顧他外還得撫養三個小孩、擔負起所有家事,幾乎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而霍金專注於物理研究,很少說幾句溫慰的話來表達對太太的關心,也因病情加重,無法分擔太太的辛苦。另一方面,霍金是無神論者,珍是英國國教派的信徒,在艱鉅的生活壓力下,信仰成為支持珍的動力,但這份信仰無法獲得丈夫的尊重(電影裡未演出,但霍金常調侃她的信仰,加深兩人之間的鴻溝)。兩人在學術上的研究領域也大相逕庭:霍金是物理博士,珍是文學博士。隨著時間推移,他們之間只剩下一條連結,就是霍金發表理論和演說的時候:只有在霍金發表研究成果並獲得眾多學者認同時,珍才能在觀眾席上分享他的成就和喜悅。可惜最後,這條僅有的連結也無法延續:霍金受邀去美國演講,卻不告訴太太,也不邀太太參加,而是請看護伊蓮陪伴。這個舉動切斷了維繫他倆婚姻的最後一線(實際上他們離婚的原因有很多,但電影是用這種方式表達),兩人終究在三十年的婚姻長跑後分手。

  整部電影的風格溫和而優雅,取景都非常漂亮,尤其是電影片尾的花園美得令人屏息。劇情整體來說沒有太大起伏,多數時候是要觀眾去感受當事者的心情,因為最精彩的事都發生在他們的心裡。若無法感受主角的心境,可能會覺得片子很平淡。電影巧妙地將許多生活畫面轉為啟發霍金締造理論的靈感,並在片尾以倒轉影片的方式反映他的研究主題「時間」。接近片尾時有一幕相當震撼和動人,就是霍金在台上看到某個觀眾的筆從座位上掉落,那一刻讓他想起他在劍橋和教授討論研究主題時,他從地上撿起一支筆的時刻,那時他還像正常人一樣能活動跑跳。那支掉落的筆使他莫名產生一股悸動,讓他從輪椅上站起來,走下講台撿起那支筆。當他從那股悸動中回神時,他才發現自己是在想像,而那種想像差點讓他當眾流淚,還好他最後鎮定心神回答提問。雖然知道這只是電影,也知道那畫面一定是想像的,不過看到他從台上站起來時,心裡還是不由自主地澎湃,彷彿親眼目睹那奇蹟的時刻。

  看完電影後查了一些資料。霍金和他太太的關係到後期已經很疏離和緊繃,最終導火線是男的有外遇:他想跟看護伊蓮‧梅森(Elaine Mason)在一起。他在 1990 年與太太分居,五年後離婚。不過霍金在後來發表的回憶錄《My Brief History》中,暗示他當時搬出家中的原因是無法忍受珍和強納森(Jonathan Hellyer Jones)之間的情愫,雖然兩人僅止是精神外遇,但霍金覺得他太太在第三個小孩出世後,就準備安插「新丈夫」在家裡,因為大家都覺得他活不久了。珍則指出《時間簡史》的成功雖然帶來巨大的名聲和財富,卻也讓霍金信心滿溢到認為自己是個權力至高的皇帝,這給他們的婚姻帶來另一道傷害。總之,他們的離婚不是單純的外遇造成。後來梅森成為霍金第二任太太,不過婚後並不幸福。霍金的家人都懷疑他被梅森虐待,之前照顧過霍金的看護也都指證歷歷,但霍金始終沒有承認,兩人結縭 11 年後離婚。霍金與珍離婚後仍是好友,也一直與三個小孩保持很好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