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預告比正片好看的電影,還好沒去電影院看。

  電影不論劇本還是導演都不夠完善,不過劇本應該要負最大責任,在故事的推移上總是蜻蜓點水的蹬一下就過去,每每到了人物該從對話中表達情感與一些足夠讓觀眾對他們投射感情的敘述時,人物卻一副無話可說,又想把所有情緒擠在臉上的樣子。兩個主角的表情做得足夠,但是對白和導演的沒有深度使這兩人的心理戲不能給人太多共鳴。從一開始兩人各自的家庭問題就沒有敘述得很好,導演也不知道怎麼搞的,找了兩個完全不像李察吉爾和黛安連恩的人來演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其後,電影常常用回憶的方式來敘述跟人物有關的重要情節,可是這些回憶都拍得很倉卒隱晦,根本沒有辦法從中感受到人物在經歷這些事情時的痛苦心情。電影的原意是兩個帶著傷痛的人在彼此的指責與衝擊下,發現自己問題的所在而有所轉變,進而因愛上對方走出情感陰霾,開始對人生產生新的希望,可惜電影沒把原意的厚度給呈現出來。演員的情緒是夠了,可是故事本身的情緒就是不夠,就連兩人的第一次看起來都是那麼不自然,彷彿搞出這麼多事就是為了把這兩人湊在一起,然後多取一點海灘漫步或床第細語等浪漫鏡頭,就算是另一個版本的麥迪遜之橋了,不過這場愛情戲只能算過得去而已。即使有李察吉爾和黛安連恩這對「出軌」夫妻加持,還是沒辦法彌補故事的無力與人物刻劃的淺薄,這是劇本賦予電影的先天限制,更別提導演也不出色。電影配樂很糟,雖然有的是為了配合劇情,例如醫生回憶他在醫院做手術那段,可是聽著就是有幫倒忙的感覺,好幾次氣氛都是給音樂破壞掉。結局是男主角死了,但他的死很難給人太多傷感,反而有「這樣就死啦?」的感受。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部羅丹薩之夜,可真是跟麥迪遜之橋差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