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電視、電玩觀察記錄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彷彿活在逆向的時間箭頭裡,遊戲人物,永遠是駐顏有術,不單不會被時間摧殘,還會隨著歲月越發的年輕貌美,穿著一套不用洗的衣服,執行接不完的任務。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有很多人在探討文學與電影,因文學是電影大宗的靈感來源,但現在這個來源被活化了。近年來,電玩成為電影市場的靈感新星,與文學共享「被改編」的榮耀。文學是八大藝術之首,電玩是娛樂主宰,把這兩者放在一起似乎有點不倫不類,不過當它們都成為被改編的對象時,是可以被放在一起討論的,這裡想指出一些兩者在改編上的差異性和共通性。

  英國極具聲望的電玩雜誌 Edge 有一篇講電玩改編電影的特稿,叫「Reel Gaming」。文中略為探討了現在的電玩改編熱潮,也訪問了幾個相關業界人士,但很可惜的,被訪問的對象幾乎都在強調電玩與電影的相似性,或是兩者間的轉換性,而真正的問題「為什麼難以看到一部出色且忠於原作的電玩改編電影」並沒有被回答。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情這檔事,不論是在戲劇還是現實中,都是一個讓人想把故事聽下去的因素。其中有一種感情,或者該說一種感情的因子,特別能讓人心癢難耐又捨不得放下,叫做 sexual tension,通常是譯成「性緊張」或「曖昧」,但中文沒有可完全對照的譯名。這個詞在戲劇中很常見。sexual tension 是指兩個(以上)角色對彼此有渴求,但這種渴求不會或永遠不會被滿足;而 sexual tension 的存在則由劇情中的對白、親暱動作、鏡頭,甚至是故意安插的緊張氣氛來暗示。如果一部戲劇很依賴 sexual tension 的使用,通常在 sexual tension 解決後,這部戲也就等於告終,因為大家已經看到想看的東西,最明顯的例子是《超人》影集。雖然影集的重頭戲是超人克拉克如何拯救人類和度過難關,但他與露薏絲之間的感情始終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他們結婚後,收視率就馬上下滑,因觀眾的那份期待已經被滿足,沒有看下去的必要了。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部戲,一部是二十年前的電影,一部是十幾年前的國語連續劇。會同時想到這兩者,當然是因為他們有相似之處。一直想為這兩部戲寫一篇文章,礙於對《鷹狼傳奇》的故事印象模糊,又記不得《小俠龍旋風》的劇名,下不了筆。多年後總算又能看到《鷹狼傳奇》,並靠網路找到了《小俠龍旋風》的資料,現在這篇文章終於可以成形了。

************************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天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列出「美國影史百大喜劇片」,但是沒有完整的片名翻譯,在一時興起之下,就把喜劇片單裡所有的中文譯名都找出來了。在找的過程中才發現,有很多部電影在台灣是沒有中文譯名的,只有大陸才有翻譯。而在檢視喜劇片單的同時,也發現以早期的經典電影來說,台灣比較少人看過美國的喜劇片。曾經有次在 cinemax 看到《狼城脂粉俠》這部電影,那時候還剛好是從開頭開始看,女主角長得還蠻可愛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很想看下去的念頭,只看了前面幾分鐘就關掉,後來在百大喜劇片單中看到這部電影,心裡還真是有點後悔當初自己為什麼不看完.......我看過的美國經典喜劇少得可憐,雖然我不那麼欣賞現代的美式笑料,但以前的美國片還蠻好看的,不會像現在的好萊塢電影喜歡用低級的性笑話製造笑料。如果有機會,我想多看幾部早期的美國喜劇片。

  中文片名的翻譯很多是來自大陸,也有幾部電影有多重翻譯,我也不知道哪個是最常用的。有的電影我就把翻譯全部列出了,有的我就挑看起來最順眼的。看著片單裡的中文譯名,心裡想著:現在在台灣真是再難找到有這樣水準的片名翻譯了。現在沒事就要來個神鬼或終極,片商不煩觀眾都煩了,不知道早期翻譯片名的人現在都在哪?我很想跟他們學習翻譯的藝術。看以前的電影中文譯名就知道,沒有一點國學底子的人是翻不出這種文字的,現在該不會都找大學生翻吧?之前網路上還有個人說,他覺得《萬花嬉春》這名字聽起來很像 A 片,我想應該是他平常 A 片看太多,才會把有春字的電影都想成色情片吧。以前國文老師有講過,最早太子住的宮也叫「春宮」,後來是因為講到春宮就讓人想歪,所以才一律稱「東宮」。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以前就想寫一篇跟預告片配樂有關的文章,因為預告片配樂一直算是弱勢的一環,國內有不少人對電影配樂頗有心得,對預告片配樂卻隻字不提。預告雖然只是短短的一段,感覺上無足輕重,但它不是那麼好做的:既要融會劇情的精華以吸引觀眾,又不能暴露本片的秘密,為這樣一段精簡的影片配樂的確是一門學問。預告片不像電影慢慢把故事講完,而是緊湊的畫面一個接一個換,情境一個接一個變,情節也不像電影是線性發展,配樂不但要帶出預告的情緒,還得把這一連串相關而不相連的片段連貫在一起。也因此,大部分的預告音樂都是用多方來源的音樂剪輯而成,而非單一的音樂從頭用到尾。

  預告音樂的情境指向性都很強,比起電影原聲帶可能更勝一籌。有時候你看電影覺得配樂超好聽,但是等你把原聲帶買回家後就發現好像沒那麼感動了,因為少了「畫面」。預告音樂不會有這種情形,這種音樂會幫你「創造」畫面,聽的時候腦海中很自然會有一連串影像流過,也很容易直接得到情緒上的感動。假如你把預告音樂拿去配上一段不怎麼樣的影片,那段影片搞不好會鹹魚翻身,因為預告音樂本身的敘事力就很足夠,可以把故事的氣氛炒到最高點。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球獎頒完,新聞除了哀悼《無極》和《功夫》兩部片沒得獎以外,還酸溜溜的說其他國家會得獎,是因為其他國的片子剛好跟美國時事和政治結合,比較符合評審的心理。這也許是事實的一部分,但是若單純用這個原因來說明其他國家會得獎,未免也太酸葡萄心理了。

  想得外國人的獎,就要拍他們想看的電影,這是沒辦法的,但這並不代表外國評審都是傻子,誰拍得讓美國人最愛看就把獎給誰,如果是這樣,那得到最佳影片的大概永遠都會是《納尼亞傳奇》或《金剛》這類的電影。《臥虎藏龍》在電影界聲名大噪,重新奠定了武俠片在類型電影上的地位,但這部片能聲名大噪,能得到奧斯卡獎,除了導演與演員本身的水準以外,為《臥虎藏龍》宣傳的哥倫比亞公司要居首功。有在注意電影的人不會不知道,好萊塢的電影能夠揚名世界,宣傳成功是很大的因素。當年《鐵達尼號》總共耗資兩億五千萬美金 (記錯數目的話抱歉,我是憑印象),其中一億就花在宣傳,但是從外面打的廣告看不出來這點,以為電影公司是把兩億五千萬全都花在拍攝上。宣傳為什麼要花一億?為了要讓你知道。生活在台北的人,不妨注意你週遭的環境,注意公車外殼、台北車站、西門町、鬧區地下道,或是其他台北商圈,你會不會在這些地方常常看到好萊塢電影的海報和廣告?那些東西就是電影公司砸錢作宣傳的證明。好萊塢拍電影不是一天兩天,他們已經自己發展出一套宣傳電影的模式,這種模式能夠確保即使你走在田野鄉間都可能看到他們的廣告。以前我在學校聽過一場演講,講者便是在說好萊塢的宣傳可以達到的地步。在日本最熱鬧的商區,他們自己的偶像明星都會被好萊塢的海報給擠到「畫面一旁」,而即使你在平常就很冷清的地下道,也能看見好萊塢電影的大幅廣告。有這樣的宣傳通路,想要大眾不知道他們的電影也難。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看過的電視影集不算多,但從看過的影集裡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一部電視影集如果想保持收視率,最好不要拍超過五季,超過就會有點危險。如果你想讓影集活得長久卻又讓觀眾看得不膩,那必須走「人多」路線。所謂人多就是影集裡的主角不能只有一兩個,必須是一群主角群。你還是可以把焦點放在其中兩三個人身上,讓他們當最重要的主角,但無論如何要形成一個主角群,永遠給觀眾一個「一群人,然後裡面誰最常出現」的印象。因為人多了可以講的故事就多,可以牽扯進來的角色就更多。越多人就會有越多的過去,越多的朋友,越多的敵人,這樣觀眾就不會無聊。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遊戲改版,原本我一直覺得台灣有越走越下坡的趨勢,因為近年來中文版的英文遊戲,雖然幫助玩家跨越語言的隔閡,卻常在遊戲中出現諸多可笑翻譯字句的情形,這對玩家來講不僅僅是一種遺憾,也折損了遊戲原本要帶給人的娛樂性,有時甚至會懷疑,到底負責翻譯的人有沒有做功課,還是對自己的聽力太有信心了?「恐龍危機2」PC版就有這種情形,這是一款很不錯的動作冒險遊戲,我玩了三次,都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就可惜裡面一些對白翻得模模糊糊,甚至不及我直接去找人家寫的英文劇本攻略來得清楚。

        看了巴哈姆特登的一篇關於遊戲改版的文章後,我這才了解「改版不等於翻譯」。不說日系遊戲好了,歐美遊戲的改版,看來看去,最大的問題還是西方語系與中文語系的不合。文章中說「研發力強的不見得會改版」是事實,因為西方的文字跟中文有根本上的不同,一個中文字在電腦中又一定是要佔兩個字元,對西方人來說,當初寫遊戲的人怎麼可能把這考慮進去!他們當然是用他們的文字去思考和開發,改中文版的人自然要煞費苦心了。

icec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